师承中医拜师,你想好了吗?

xuanhujiaoyu

 历代中医,体现的是一种匠人精神。行医历程克服各种困难,钻研终有所成这种精神经历了千百年来,仍旧沿袭至今一提起古代名医,往往被广为传颂的大多数是他们年少时博闻强识、刻苦学习,学成后救治众人、妙手回春的故事。其实很多古代名医光鲜亮丽的背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坎坷,也正是这些坎坷的经历促使他们走上了医学之路。

  医圣张仲景

  众所周知,《伤寒杂病论》我们的医圣所著,透过这部中医临床经典之作仿佛能看到这位名医当年经历的辛酸故事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188年)时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

南阳地区当时也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于是开始著书立说传医道。

  脾胃学派创始人李东垣

  据《元史》记载,李东垣出生于名门望族,家境富庶。自小李东就开始拜师接受儒家正统教育,结交的朋友也都是有学问有品德的人。无论是从家世来看,还是从自身条件来看,好像李东垣这一生注定要顺风顺水。然而世事无常,母亲王氏罹患重病,李东垣为了照顾母亲,经常是“色不满容,夜不解衣”,还“厚礼求治”于当地很多名医。母亲不停吃药,史料记载“百药备尝”,然而病情不见好转,最后在病痛中去世。直到母亲去世,李东垣和他的家人都没有想到治疗的药方于是他立志学医,四处打听名医,最后找到当时的易水学派开山祖师张元素拜师学习,凭着他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经过多年的勤奋努力学习终成一代大家。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自诉“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平生数病痈疽”。孙思邈自幼体质不好,父母亲经常带他看大夫,吃药花钱花到家里都没了积蓄,且生平多次患痈疽之病,苦不堪言。也就是因为自己“久病经历”,使得孙思邈有心潜入医学之境,救己亦济人。

 名医成名背后的辛酸我们明白了在面对人生困境坚强乐观、另辟蹊径尤其是在学医的过程中,小则“独善其身”,大可“兼济天下”。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业,必然要经历困苦和考验,大夫这个行当更是如此。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了,想了解个更多关于中医师承的详情内容,欢迎持续关注悬壶中医教育!


标签: #师承中医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